在写了一些关于 LL.M 的文章之后。 (不是法律),我突然意识到人们对兼职LL.M的关注太少了。兼职法学硕士几乎被忽略了。因此,仍有人将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等同于在职法学研究生。因此,我想以我个人的肤浅的看法和大家谈谈兼职法学硕士的话题。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非全日制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兼职法学硕士,所以下一篇我们只讨论兼职法学硕士,即兼职法学硕士。
在理解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两个术语各自的定义是什么?申请要求和录取门槛是什么?训练模式有什么区别?
2017年,教育部对现有在职研究生进行改革重组,取消了原在职研究生10月联考和在职研究生1月联考,并规定,法学硕士专业实行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设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训、统一答辩、统一毕业时间。在这一改革下,昔日在职研究生被抛入历史长河。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名校在职研究生的招聘公告。听说这种在职研究生可以带薪,完全不用考试。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不用考研就可以录取的所谓在职研究生,就是所谓的同等学历研究生。那么什么是研究生同等学历?我可能会介绍给你。
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此类在职研究生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招生,部分高校会延长申请期限。因此,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研究生可以理解为全年均可申请,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这类在职研究生完成课程后即可获得研究生证书。通过硕士考试和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研究生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学习期间无学籍)。
综上所述宁波竞技馆是不是有开挂软件吗2022辅助开挂已更新【2022更新中】,所谓的“在职”法学研究生有两种,一种是法学硕士,一种是同等学历的研究生。
其中,法学硕士分为法学硕士(法学)和法学硕士(非法学),每个法学硕士都有两种培养方式:全日制培养和非全日制培养,即比如说,法学硕士的细分可以分为四种:全日制法学硕士(法学)、非全日制法学硕士(法学)、全日制法学硕士(非法学)和部分- 法律硕士(非法律)。事实上,所有著名的法学院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这四种法学硕士。师资培训、考核要求、毕业要求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奖学金和住宿。
兼职法学硕士(法律)和兼职法学硕士。 (非全日制法学硕士)毕业生持有双证(毕业证+学位证)。一些学校还提供兼职LL.M的派遣证书。让我校非全日制学生毕业后享有新生身份。
大多数学院和大学的全日制 LL.M 录取分数相同。和兼职法学硕士这也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价值较以往在职研究生有大幅提升。如果想一读非全日制法学硕士,最低要求是考研成绩高于国行。比如浙江大学2019年法学硕士复试线是360分(比2018年的复试线高40分),导致大量工作党考生报考考浙江大学。
说了这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兼职法师的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是什么?哪些高校有非全法硕士值得一读?
自2017年9月首届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录取以来,各界对此议论纷纷。有些人看涨,有些人看跌。 2017级非全法硕士至少要等到2020年6月才能毕业,面向社会,所以目前还没有定论来解决纠纷。
总结一下各方对非全法师的看法吧!
看涨吃瓜群众主要有以下观点: 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相比,兼职法学硕士的录取门槛大大提高。等价,严进严出。非全日制法学硕士可在学校开展全面系统的法学教育,获得双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真正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养。教育部要求对所有非全日制学生一视同仁,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的未来可期。
看空吃瓜群众主要有以下观点:非全日制法学硕士不会像全日制法学硕士那样投入大量时间在校园学习,只能利用周末和晚上进行课程学习。此外,目前第一批兼职法学硕士还没有面临就业市场。非全日制学生毕业后能否报考公务员招考,我们无从得知。自然不可能客观地评价非全日制学生的价值。此外,各高校的法律实力各不相同,对法学硕士培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贸然拿兼职法学硕士有点冒险。